5.4 地基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 5.4.1 岩石地基工程主要是指以岩石作为承载地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岩石地基、公路与铁路桥涵岩石地基以及港口工程岩石地基等。岩石地基工程设计中,最关心的是地基的承载能力。由于岩体的基本质量综合反映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而此两项指标是影响岩石基础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条规定,岩石地基工程岩体的级别可以直接由岩体的基本质量定级。以往常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的折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本标准岩体基本质量则不仅考虑了Rc,还考虑了岩体的完整性,评价方法更为科学。 5.4.2 岩体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及公路与铁路桥涵等工程地基,其承载能力很高,一般都能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目前国内外有关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大多以评估方法为主,有的主要利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资料,并综合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工程经验确定,总体偏于安全,见表14~表20。表14中,岩石地基的基本承载能力是指建筑物基础短边宽度不大于2.0m、埋置深度不大于3.0m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容许承载力即是在保证地基稳定和建筑物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条件下,地基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表15中,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岩土体即将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表16中,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是指基础短边宽度不大于2.0m、埋置深度不大于3.0m时,地基压力变形曲线上,在线性变形段内某一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物理概念上也即是表14中的岩石地基的基本承载能力。 随着工程建设中工程规模的增大,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为满足土地优良资源的控制及合理利用土地的要求,利用岩石地基为承载体的支撑结构(如高速铁路与公路领域的桥基及桩基等)已作为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比选中的重要内容。鉴于岩石地基评价的复杂性,提供一套基于各级别岩体现场载荷试验资料的岩体基本承载力,对各行业有关岩石地基基本承载力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的基本承载力是指裂隙岩体在载荷试验过程中,与岩体载荷-位移曲线中的比例极限或屈服极限相对应的荷载。表21中所列各级别岩体基岩承载力比例界限特征值是对14个工程98点现场载荷试验资料,按岩体质量级别分别统计获得。 现场岩体载荷试验结果表明,表21所给出的岩体基本承载力与表14~表20中所列建议值都要高。考虑到岩体地基的复杂性,对软岩、破碎岩体或受大型载荷条件下的工程岩体(如大跨度桥梁地基岩体等),通常应通过现场岩体载荷试验确定岩体基本承载力。这里,基岩承载力基本值仍沿用原标准中偏于保守的值。 表14 岩石地基的基本承载力(kPa) 表15 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kPa) 表16 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 表17 岩石地基允许承载力 表18 岩石地基允许承载力 表19 岩石地基允许承载力(kPa) 岩石性质 承载力允许值 资料来源 岩石好 2000~4000 《德国地基规范》DIN 1054 岩石差 1000~1500 表20 岩石地基允许承载力(kPa) 名称 允许承载力 资料来源 未风化完整的坚硬火成岩及片麻岩 10000 《英国标准实用规范 (基础工程)》BS 8004 未风化坚硬石灰岩和坚硬砂岩 4000 未风化片岩和板岩 3000 未风化坚硬页岩,泥岩和粉砂岩 2000 表21 岩体基岩承载力比例界限统计特征值 岩体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样本个数 9 23 41 25 均值(MPa) 36.16 16.15 13.27 1.83 均方差(MPa) 2.47 9.61 6.66 1.49 偏差系数 0.07 0.60 0.50 0.81